3月13日,驻沙特大使陈伟庆在主流媒体《中东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承诺做世界和平稳定进步力量》,全文如下: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深刻变革,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国郑重承诺将做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3月7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主题记者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
“人类向何处去”?
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通过共商共建共享路径,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深层次推动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文明互鉴,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
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从卫生健康到网络、海洋,中国已经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多个领域构建了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去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两大主张。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有权利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都应在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框架内行事,共同做大并分好经济发展的蛋糕,绝不允许有的国家必须在餐桌上、有的国家只能在菜单里。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共识日益扩大,多次写入联大决议,以及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明确支持,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不久就获得多国积极响应。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意识到人类的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世界的未来需要大家共同创造。
二、中国智慧促世界和平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坚持建设性参与解决国际热点问题。
坚持不干涉内政。中方主张尊重当事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根据当事国的需要和愿望,遵循联合国宪章发挥斡旋作用。长期以来,中方一贯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在斡旋沙伊和解时,中方充分尊重两国意愿,让双方把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政治解决。中方主张,面对矛盾和争端不能动辄使用武力,更不能迷信施压制裁,要以最大耐心推动对话协商,找到兼顾各方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在乌克兰问题上,习近平主席亲自同多国领导人深入沟通,中方专门就此发布立场文件,多次派出特使穿梭斡旋,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目标,就是为止战和谈铺路架桥。
坚持客观公正。中方始终坚持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立场,不搞双重标准,不拉偏架,更不谋取地缘私利。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中国坚定站在公平正义一方,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坚持标本兼治。既要重视推动热点问题尽快降温,防止升级外溢,又要系统地、辩证地分析根源,综合施策化解矛盾,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更不能短视功利、内病外治。近期红海局势持续紧张,本质上是巴以冲突升级外溢的集中体现,只有真正实现巴以两国和平共处,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造成局势紧张的因素。
三、中国发展助全球繁荣
去年中国经济以5.2%的增速,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仍是全球发展的主引擎。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繁荣息息相关,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离不开中国,唱衰中国必将反噬自身,误判中国就将错失机遇。
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中国的发展不仅有量的合理增长,而且有质的有效提升。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数增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规模有望在2027年超过15万亿美元。绿色转型成果斐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社会预期稳步改善,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重回荣枯线以上。
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关税总水平已经降至同世贸组织发达成员相当水平,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到31项以下,制造业准入全面放开,服务业开放加速推进,外商投资收益率仍名列世界前茅。
为世界繁荣带来机遇。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正在向全球展开。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未来还将增长到8亿人,每年1亿多人次出国旅游,对商品、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新需求、新业态爆发式出现,自身发展和对外合作的空间都在迅速拓展。
2022年,习近平主席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三环峰会,中沙、中海、中阿关系进入新时代。中国愿继续以落实习近平主席访问成果为契机,同沙特和阿拉伯国家一道推动双方关系不断发展,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为全球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新的贡献。